春天,大地回暖,萬物復蘇,百花爭艷,千樹競綠,給耕耘的季節(jié)妝點了無限風彩。然而,誰會想到,這本是陪伴家人、朋友踏青放松的美好時光,冷不防卻被卷土重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破壞了。
我院共有2300余名在院老年患者和精神病患者,防控任務十分艱巨。結合病人體質弱、免疫差、密集度高、交叉感染風險大等特點,為把疫情牢牢地擋在大門外,守護好患者及職工的生命安全,我院自3月17日起實行封閉管理措施。
封閉,意味著不能回家,意味著要與父母、妻兒分別,作為父母的孩子、或是孩子的父母,豈是一件易事?但是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,容不得猶豫和推辭。關鍵時刻看擔當,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同志克服實際困難,迅速收拾行囊,揮別家人,奔向了醫(yī)院,開始了為期十余天的封閉管理。
封閉,并不是閑在院里吃喝休息。大家其實都很忙碌、很辛苦,因為輪流上班,工作人員只有平常的一半,而每個人要承擔平時兩倍的工作量。那么多的患者,他們的家人不能進來探視,他們的內心無比孤獨,他們的病情變換無數(shù),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焦慮,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悉心守護。
面對諸多失能失智伴有軀體疾病的高齡老人,每天上午、下午、晚上,醫(yī)生都會一絲不茍地查房,護士亦會毫不馬虎地巡檢,患者的體溫血壓、脈搏呼吸、精神膚色,甚至吃喝拉撒都是必須仔仔細細查看的。雖然,這些看似都是尋常事,但問題往往就是在這幾番查看中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93歲的張奶奶患有著惡性腫瘤伴有嚴重感染,近幾日總是心情很差,不想進食,不愿服藥,但她雙耳失聰,吐詞不清,你問東她答西,你言此她說彼,溝通相當困難。醫(yī)生耐心地聽著她的言語,慢慢地才明白,原來她覺得自己癌癥晚期時日不多了,想讓孩子們來看看她。醫(yī)生立即撥通了奶奶女兒的電話,添加了微信,通過視頻讓家屬和奶奶進行連線。之后,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在排除相關流行病學史并確定家屬24小時內核酸陰性的情況下,允許家屬進入病房探視。老奶奶對著突然進來的女兒先是滿臉疑惑,隨之就立刻微笑起來,那一刻,我們清晰地看到,老人家兩眼里的淚花轉來轉去。毫無疑問,她們一定都很開心。辭別時,家屬沖著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,這便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。
另一位89歲曾經心臟搭橋、患有嚴重心衰及癡呆的李爺爺,幾個孩子都遠在國外,唯有老兩口相依為命,他們日漸衰老,也越來越需要照顧,從香港到廣州,最后又來到長沙,寄居于親人家中。因為病情變化又無人照顧,爺爺入住了我們醫(yī)院。封閉管理期間,老伴兒不能前來探望,陪在爺爺身邊的就只有我們的醫(yī)護人員。由于老人家病情危重,晝夜吵鬧不休,飲食不吃不喝,病情急轉直下,我們日夜觀察、照料、治療,不斷地調整方案,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,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(fā)生了,老人再次心梗了,而這次無疑是致命的。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,我們再次撥通了他老伴兒的視頻電話,讓他在她的“陪伴”下安祥地離去。前來料理后事的老人的侄女兒緊緊地握著我們的手,再三表示感激。這也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。
生命是脆弱的,病魔是殘酷的,當這些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遇上致命的軀體疾病時,我們雖拼勁全力,但常常有種無力回天的感覺。我們常常要面對生離死別,在疫情之下,這樣的離別無疑顯得更加冷清、更加孤寂,而我們的悉心守護或許可以讓老人走的更加安詳,讓他們的家人少去幾許遺憾。
當然,我們不會久久沉浸在死亡之中不能自拔,我們會把心轉移給更多需要呵護的活著的生命,這是我們從始至終的責任與使命。
封閉,雖然從早到晚一直是上班、加班,吃不好、睡不安,但比起那些奮戰(zhàn)在抗疫最前線的醫(yī)護人員,我們并不算清苦的。閑暇時,我們也會苦中作樂,或拍拍視頻,或問候家人,或看看窗外,或寫寫文字。
窗外,春天依然爛漫;院外,人們還在奔忙。我心中滿懷著期待,疫情終將消散,你們安好,便是春天!